在北宋当名医 第122节
床上的孩子动了动,半睁着眼睛地瞅着他,见潘文济在旁边,就乖乖地伸出了手。 许黟沉默把脉,这小孩的脉象弦中带紧,是为不通,再观眼窝,并没有异样。 他默默地收回手,让小孩张嘴。 小孩难受地哼叫两声,却依旧把嘴张开。 许黟看到他的舌苔白薄,心里就有了判断。但他没有立即下定论,而是转过头看向潘文济。 “潘县尉,我需检查令郎的肚子。”他说。 潘文济自是同意。 他同意后,就让旁边的婆子去给小儿子解衣裳。 待把外面的袍子和中间的衣服上衫脱下,许黟就制止了婆子下一步动作。 隔着里衣,许黟按压了一下小孩的肚子,右侧处有硬块,刚轻压,小孩就疼得哭出声。 一旁的潘文济有些紧张问:“如何了?” 许黟小心地把脱下来的衣服给他合上,起身与潘县尉说道:“热气留于小肠,肠中痛,疸热焦渴,则咽干不得出,故痛而闭不通,令郎这是肠痹急者。”[注1] 《内经》里称其为“后不利”,“大便难”,在现代医学病名里则是称作为肠梗阻。 这肠梗阻大体表现出腹痛、腹胀、呕吐、停止排便排气等。小孩儿吃多了糯米做的糕点,正好就把这个问题给表现出来,不过从症状上来看不严重,用外治法就行。[注2] 许黟又道:“我开个填脐疗法,连续用药两三日,就可行气消胀。” 潘文济闻言,看向许黟的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