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宋当名医 第169节
边的吴关山对视一眼。吴关山问道:“你也看出来了?” 许黟没有回答他,先让妇人坐下来,他取出脉枕,要为她诊脉。 “多谢许大夫了。”壮汉握紧妇人的手,对着她点点头。 妇人坐下,小声说:“我这病,吃了吴大夫开的药汤,也不见好转,许大夫能看?” 许黟如实道:“不知,还需问诊后才可以判断。” 吴关山在旁边插话:“你们夫妇俩可放心,他的医术不低于我,甚至能和老师相比。” “吴兄莫要打趣我。”许黟咳嗽两声,提醒说道。 因为提前知道妇人得的是逆经之证,许黟在诊脉时,先往这处去想,切其脉搏,脉象呈现细数。 问她平日里可会腹不满,但自觉痞满。 妇人回答:“会,来时去后,胸口都会闷得慌。” 许黟问:“如便怎样?可会溏黏味臭?” 妇人羞涩点头,确实如此。 许黟接着问:“麻烦将舌伸出来。” 问题一出,妇人便将舌伸出,许黟见她舌微微带着降色,舌上有刺,默然地点点头。 问完,许黟看向看他们,说道:“这是血虚,阴虚虚热内扰所致,要开芍药地黄汤才行。” “芍药地黄汤?”吴关山眉梢微微皱起。 “对的。”许黟看向他,说道,“这汤方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,吴兄不知吗?” 吴关山想了想,了然记起,随即点了点头:“记起来了,确实有这么一个方子。” 他说完,就问许黟,是否按这个方子直接开药。 许黟沉思说道:“她体有狂热,还要加一味黄苓。” 吴关山喃喃自语:“黄苓可治湿热痞满,确实得加上这一味。我怎么就没想到呢……”